阳有余者,泻之以苦,故用黄芩、黄连之苦;阴不足者,补之以甘,故用鸡黄、阿胶之甘;阴气耗者敛之以酸,故复佐以芍药之酸。人之气禀,罕得其平,有偏于阳而阴不足者,有偏于阴而阳不足者,故必假药以滋助之。
王好古曰∶滑石为至燥之剂。此用之为佐,亦是燥其湿痰之意。
水谷入胃,无非湿也。刘宗浓因草果之辛热而讥焉,是未达严用和氏之精矣。
其曰厥应下之者,下其热,非下其厥也,遇发热则可下,遇厥则万不可下矣。然土为金母,清金之后,亟宜顾母,否则金终不可足也。
若阴痞不关阳郁,即郁而未成热,只是上下阴阳部分拒格而成,泻心之法概不可用也。自此说行而世之治阴虚咳嗽者,视参如砒鸩,以知柏为灵丹,使患此证者,百无一生,良可悲也。
半夏之辛能燥湿,茯苓之淡能渗湿,甘草之甘能健脾,陈皮之辛能利气。此方用代赭石,固所以镇心,而亦所以平肝也。